5月26日上午,黄委设计院物探总队欢送南水北调西线同志出征青藏高原仪式在总队大院举行。随着副总队长郭玉松出发口令的下达,满载工作和生活物资的车队在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启程驶离总队,奔向了西线高原的征程,也拉开了2003年队南水北调西线物探外业工作的序幕。
目前,黄委设计院物探总队参加“西线”工作的同志已分别于5月26日、6月9日、6月16日开赴工地。前三批参加“西线”工作的物探队员已达50多人,投入车辆共12台,各种仪器设备30多台(套)。第四批人员也将于近日出发,届时人数将达60余人(不含当地民工)。可以说,为确保今年的南水北调西线物探工作的顺利完成,黄委设计院物探总队不论是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还是在开展的物探新技术新方法方面所采用综合手段都是历史之最。
今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物探任务主要是对西线一期工程达曲然充、阿安和申达坝址,泥曲章达、仁达和纪柯坝址、杜柯河上杜柯坝址,玛柯河亚尔堂坝址,阿柯河克柯坝址及玛柯河——黄河引水线路重点部位进行河床覆盖层探测、平洞和岩石露头弹性波测试、钻孔综合测井等,以调查覆盖层和基岩风化带厚度、进行岩性和风化带分层、确定隐伏构造位置、测定岩体物性和水文地质参数,为调查工程区地质条件及一期工程引水坝址和引水线路的比选、论证提供基础物探资料。
在备战西线期间,黄委设计院加强了对西线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技术骨干组成西线考察队,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讨论物探工作计划,编制物探工作大纲;制订和完善了外业规章制度及外业工作程序,强调安全生产,要求全体队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 南水北调西线工区的环境条件非常艰苦: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茂密、通视条件差,这就给物探外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今年物探工作任务量和时间要求历来没有过的繁重和紧迫。
南水北调西线任务下达后,总队职工们踊跃报名,积极投身西线的战斗中去。共产党员王志刚同志第一个报名要求上西线;高级工程师田洪礼家有80岁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孩子,可接到南水北调任务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征程……参加南水北调西线工作意味着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每个队员心中都十分的清楚。从郑州到南水北调西线工地,海拔高程从90多米增加到了3500多米,这对每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海拔高,路况差,高原反应引起的不适,头痛脑胀,心跳加快,中途又没有得到很好地休息调整……但是,到达西线工地后,同志们不顾劳累就投入到紧张的野外工作中了。攀悬崖、爬陡壁、冒风雪、战严寒,我们的队员面对困难不低头,背着仪器爬高山,克服严重高原反应和气候变化无常等困难,在山高坡陡、杂草丛生的条件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完成了杜柯河上杜柯坝址的地震、电法等综合物探外业生产任务。 根据南水北调西线项目的总体安排,目前物探地震、电法和综合测井等外业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