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三个港口是我国西部唯一的一片沿海地区。伴随南昆铁路和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的发展,一大批以“前港后厂”为特征的临海工业正在我国西部迅速崛起。这是记者最近实地采访了解到的。
10多年前,钦州港还是个小渔村和片片荒滩。而今,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场面:港口上停留着万吨级巨轮,上面满载着铁矿石等大宗货物,一大批临海工业有的已建成开工,有的正在紧张地安装设备。
钦州和广西另外两个港口——防城港和北海是国家确定的西南出海通道的出海口岸。钦州港处于北海和防城港之间,是西南陆路交通出海最近的港口。西南物资经南昆铁路从钦州出海运距分别比湛江港和广州港短294公里和667公里,经黔桂铁路分别比湛江港和广州港短145公里和517公里。 据钦州市原市长李康介绍,钦州港拥有较深的海岸线和300多平方公里易于开发的工业用地,目前已有新加坡、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在此投资14个项目,云南、贵州等7省企业投资70多个项目。在建和已签约项目投产后,钦州港年工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货物年吞吐量将达到800万至1000万吨。 宏基公司是西南规模最大的一家沥青加工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张明说,原料从渤海油田海运至钦州港,停靠在公司业主码头上,然后通过管线送到车间,加工成产品后通过火车销往西南各省。50万吨润滑油厂一期工程年产10万吨项目已于去年建成试产,50万吨沥青生产设备正在安装,将很快投产。
天昌公司正在钦州港筹建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公司副总经理苏伟文说,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广西木薯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油气库、8万立方米的油库、1万立方米的酒精库、7万吨级散杂货码头,计划明年投产。
中共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余敬强告诉记者,钦州港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基地雏形,正发展成为集重化工、加工业、中转和贸易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防城港,记者采访了大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由两大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粮油食品进口(集团)有限公司、美国ADM中国控股公司,联合新加坡知名企业WILMAR大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据公司生产部经理李金明介绍,公司日处理3600吨大豆,生产的食用油和豆粕两类产品热销西南地区和广东、海南等地,年产值17亿元。目前正在续建二期工程,年底投产时,日榨能力将达到7000吨,年产值达到35亿元,年吞吐量超过250万吨。 北海工业园区刚刚建立1年多,已引来多家“大块头”企业落户。记者一走进工业园,就见到恒基伟业集团投资的科技工业园正在建设。泰国正大集团投资500万美元,生产的水产品饲料占领了两广市场。据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马红薇介绍,北海工业园的定位是绿色生态工业园。目前引进的项目涉及制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水产加工等多个行业。她表示,不久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北海出口加工区,位于码头前面,必将对西南工业、商贸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国西部临海工业的崛起得益于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近5年,三个港口的泊位已由40个增至65个。目前,三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全部超过设计能力。防城港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全国20个枢纽港之一,拥有泊位28个,设计年吞吐量1089万吨。防城港市副市长叶时湘告诉记者,港口年吞吐量自1996年以年均100万吨速度递增,2002年达到1116万吨。
钦州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业主码头多。中石化等中外知名大企业已在此港建有专用码头,这里成为西南地区油气的重要中转集散地。据李康介绍,钦州港共有9个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90万吨,去年吞吐量达到110万吨。
2002年,北海港吞吐量完成233万吨。据北海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部副经理龙刚介绍,北海港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9个,年设计吞吐能力215万吨,今年吞吐量预计突破300万吨。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钦州港投资,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前有深水港,后有铁路、公路同内地联系,运输成本低。比如油气项目,我们通过海运进口成品油和液化气,通过铁路输送到西南几个省区;酒精项目所用的煤依靠港口从越南、山东等地运进。” 苏伟文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