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冬天好像一直处于昏睡状态。2003年12月8日,中午的太阳还不知躲在云中的哪个角落。我们的大客车亮着灯,绕着一条林间公路驶上一个神秘的高地———沃尔沃集团总部。
壮士断臂:专注力强化竞争力
如果没有成片的参天大树挡住视线,从这个高地一眼就能将山下的沃尔沃轿车厂看个清清楚楚。那是离总部最近的一个工厂,也曾是集团最大的一块业务,但如今却已经改姓福特了。沃尔沃集团的掌门人每每遥望山下,不知心头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中国的许多梦想上轿车的企业,不知对此又能理解几分。
在总部的走廊里,记者看到墙上镶嵌着几个玻璃框,其中有一个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and what’s wrong with the idea of making cars in Sweden(在瑞典造轿车的主意有什么问题)!”这是沃尔沃的创始人 Assar Gabriels?鄄son(1926~1956年任CEO)的话,反映出造轿车的困惑从一开始就缠绕着沃尔沃。尽管在这种困惑中沃尔沃轿车成长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但总是不能为沃尔沃带来多少利润。也许沃尔沃人终于明白了轿车世界的竞争规律和搏杀方式非己所长,于是拿出壮士断臂的勇气,将自己经营了大半个世纪的轿车卖给了美国的福特公司。
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博士在谈到宝马公司坚持自己的高档品牌战略时说:“这种明确而简洁的专注力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沃尔沃断其轿车之臂,所获得的正是这种专注力。沃尔沃将法国的雷诺卡车和美国的马克卡车收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走上了商用车的专业化道路。这一点在沃尔沃以企业使命的方式明确下来:“提供运输相关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领域客户的需求。”如今,沃尔沃已在这条专业化的路上牢牢地占据了第二的位置。
沃尔沃的专注力体现在商用车上,在商用车上的专注力又体现在发动机上。沃尔沃在卡车和客车领域,都是在奔驰之后位居第二,惟独在柴油机上,沃尔沃高居榜首。沃尔沃在发动机方面确实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在收购雷诺卡车之后,沃尔沃的发动机达到了18种之多。目前沃尔沃正计划将这18种发动机整合为两大类:大功率和轻中型。9~16升的大功率发动机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沃尔沃会坚持自己开发生产,而5~7升的轻中型发动机则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目前沃尔沃已经推出了610马力的发动机并装备在其最新的产品FH16重型卡车上。沃尔沃之所以在卡车、客车、工程机械、船用机械方面都颇有建树,丰富的发动机资源是一个重要原因。
1992年,沃尔沃将轿车卖给福特后,其净销售额一下跌至440亿瑞典克郎。但在商用车领域的长足发展,使沃尔沃于2002年又以1770亿克郎的销售业绩,顽强地站到了出售轿车业务之前的水平。
沃尔沃的专注力不仅体现在商用车上,还体现在专心做高端产品上。沃尔沃商用车的市场大部分在欧洲,其次是美洲,亚洲的业务在集团中所占的份额,2001年为6%,2002年7%,2003年9%,平均每年增1%,是增幅最高的地区。从该公司在亚洲和中国的市场开拓步伐来看,沃尔沃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企业,而是很能坚持自己。当西沃的客车产品因为价格较高在中国一时难以被市场接受时,他们从没有想通过降价和降低品质来迎合市场。事实证明,坚持自己所换来的增长是稳定的。西沃客车先是在广东和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被认可,然后市场逐渐扩大,终于成为中国高档客车的代名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Karl-Erling Trogen先生明确表示:“做低价产品完全不是沃尔沃的方向,沃尔沃并不希望在价格上最低,但一定要追求技术最高。”
耄耋老店:铁打的品牌流水的产品
沃尔沃总部是由几排一层和两层平房组成的小庭院,尽管小楼的内部设计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但你仍无法想像这就是一个有近80年历史、年销售额1770亿的集团总部,你更不会相信这个业务遍及世界的公司的首脑机构才50来人。
沃尔沃卡车工厂尽管装备很先进,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双班日产也就80辆,与东风柳汽差不多。工人们悠闲地在生产线上干着自己的事,上午和下午还各有一次喝咖啡的时间。看到这些,记者脑子里浮现出中国汽车工厂里紧张忙碌的场景。不知沃尔沃在全球的那么多合资或独资的企业中,工人们有没有时间喝两次咖啡。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国际市场总裁海格伦先生说,包括他在内的国际市场总部只有3个人,可他们在200多个国家有业务,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世界排名第四位。可以说,沃尔沃是在用很少的人操控着一个庞大而高效的跨国机器,或者说人家是在悠闲地收获着撒向世界的种子。这种无形的种子就是品牌。瑞典只是一个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略大的地方,国土面积不到45万平方公里,单靠本国市场支撑不了多大一个汽车厂。沃尔沃总部、沃尔沃卡车和客车公司所在地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人口才60万,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总部更是偏安于一个叫埃斯基尔斯土纳的9万人的小镇,但沃尔沃的产品却能够远销五洲四海,靠的便是一个沉甸甸的品牌。
品牌是一个历史沉淀的产物。在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一种对品牌和历史的推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记者眼前。该公司有一个博物馆,里面收集了公司100多年来的各种产品。经过几位退休老技师的精心调理,每一部老掉牙的机器都能开机运转。墙上有一幅用木片做的示意图,哪一年有哪一个合作伙伴加入、产品如何逐渐演变为沃尔沃品牌都一清二楚。听着耄耋老人演奏的钢琴曲,看着老技师将最古老的蒸汽发动机成功启动后两眼放光,记者强烈感受到,品牌的培育需要用心,需要时间,更需要一种自豪感。
多少年来,沃尔沃的核心价值观“质量、安全、环保”一直未变,这成为环绕VOLVO这5个字母上最迷人的3道光环。早在1936年,沃尔沃集团的创始人之一Gustaf larson先生就在公司的销售手册上亲自写上了这样一句话:“An automobile is made and driven by people .The basic principle behind all manufacturing is and must remain:safety.(汽车由人制造,也供人驾驶。所有的制造应该也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安全。)”今天,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强调安全的时候,沃尔沃仍旧无可争议地成为安全的代名词,就是因为人家在68年前就播下了这颗种子,并一直浇灌培育至今。
在北纬60度附近,因太阳照射时间短,好像是6小时上班制。下午1点,已经偏西的阳光越过两层小楼的屋顶很勉强地射进沃尔沃集团总部的董事会会议室。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Karl-Erling Trogen先生向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记者宣布了沃尔沃到2005年的发展目标:在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上做到第一,在规模或增长率上做到第一或第二。中国的不少企业总是习惯于将发展目标盯在产销量和销售额上,高明一些的定一个市场占有率目标,但像沃尔沃那样将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放在首位的却不多。人家已经尝到了品牌的甜头,当然会更加珍惜。
中国市场:沃尔沃最扬眉吐气的地方
中国也许称得上是沃尔沃品牌最成功的地方,因为在其他市场上都是奔驰领先,而在中国市场上是一个特例,沃尔沃的风头盖过了奔驰。
沃尔沃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可以说是全线开花。1994年在西安合资成立西沃客车公司,生产豪华旅游车,而今已有2000辆西沃旅游车行驶在中国的大江南北;2000年合资成立申沃客车公司;后来又在上海投资2400万美元独资成立工程机械公司,在无锡合资成立大豪发动机公司,专业生产工业用柴油发动机;去年在山东合资成立济南华沃卡车公司,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兴建了进口厂商中最大的配件库,占地4000平米,能库存零件15000多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奔驰与北方公司的卡车技术合作到期终止,与扬州亚星的客车合资面临解体,与北汽的合作还停留在协议阶段。
对于在中国的发展,沃尔沃的高层们个个充满信心。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国际市场总裁海格伦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建筑设备市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他还说,别的市场都有波峰和波谷,而中国市场则一直是单边上扬。在回答印度记者提问时,沃尔沃客车公司亚洲及南美区总裁明确表示,全球最大的客车市场在中国,而不是印度。他同时透露,今后有可能整合在中国的两家客车合资企业的资源,以增强竞争力,比如将西沃的底盘提供给申沃。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Karl-Erling Trogen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5年内都会旺盛增长。中国卡车市场向大马力方向发展,这对以大马力发动机见长的沃尔沃十分有利,沃尔沃将加大销售及服务网络建设来巩固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但愿沃尔沃在中国的“特例”能够延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