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奥运会之后,北京就进入了一个奥运时代。而“节俭办奥运”似乎成了一段时期的主题。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11月初的记者会上,对于“节俭办奥运会”表示了担心,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对北京的一个警告性批评。
这种警告并非今日才有。早在今年7月底,安邦研究团队在研究简报中就曾表示,“节俭办奥运”不要矫枉过正。北京奥运会的建设如果过于强调节俭,可能会留下一个个后遗症。
这种分歧背后的问题是:北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也是北京经受了挫折和失败之后争取到的奥运会,因此它首先应该是成功、杰出、高质量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由“豪华”向“节俭”转变背后的逻辑,也并不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我们不想搞一个过度奢华的奥运会,却矫枉过正地把节俭当成了目标。我们不想仅仅为办奥运会而办奥运会,却不经意间透出了借奥运会发展北京的过大的跨越。其实,借奥运会促进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动机并没有错,汉城、悉尼、雅典都是这样干的。但问题是,如果在动机中颠倒了主次,那是否显出我们由过去的重面子一下子转变为太重功利?
针对这种情况,国际奥委会给北京算了一笔账——有三种不同的预算:第一种是与举办奥运会直接相关、保证奥运会正常举行的运营预算,第二种是新建比赛场馆建设的预算,第三种则是与奥运会相关,但直接用于修建地铁、机场等城市建设方面的费用,这些设施在奥运会后会继续使当地人民受益。罗格说,对于第三种预算,也就是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预算,他没有什么建议。但国际奥委会所关注的是北京奥运会的运营预算。罗格的意思很清楚了,北京可以节俭,但要节俭的是地方,不能因为节俭而对奥运会的质量有丝毫损害。
从1984年算起,中国重返奥运会大家庭已经有20年了。从经历的六届奥运会来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奥运会的多面性:它是一场体育盛会,同时也是一桩很大的生意;它是一个促进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更是一场国家与城市精神和文化的展示。北京所需要的奥运会,就是全部实现上述目的的奥运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