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6日下午盖军衔抵达厦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盖军衔,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2004年10月22日离开厦门,25日跟随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南征,是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Dome-A)所在区域的冰盖考察队员之一。 2005年1月18日,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位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传奇人物。记者问起现在的身体情况时,略显疲惫的盖军衔说:“现在身体状况还挺好!” 盖军衔与南极结缘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1993年,中国南极考察队在考察、比较了全国的工程机械以后,购买了一辆厦门工程机械厂生产的装载机。从那时起,厦工就与南极结下了不解之缘。盖军衔说,这台装载机当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主要用于修路、起重和运输。在南极服役一段时期后,由于使用和保养不当,机器出了一点小故障,考察队要求厦工派一名技术工人去长城站维修。盖军衔说,当时单位选择了他,与他同时到达南极的还有厦工捐赠给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一辆新装载机。 第二次与南极结缘是在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队组队时,当时冰盖队队长、冰川学家李院生想到了先前去南极维修机器的厦工人盖军衔。1997年9月,盖军衔再次踏上南极。谈起第二次的感受,盖军衔显得很兴奋:“由于科考的需要,我提前两个月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把站上的3辆雪地车修好。我们的产品受到科考队一致的好评,而售后服务更是让科考队折服。”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考察队开始南极考察历程,盖军衔作为13名队员之一第三次登上南极。而早在2004年6月17日,正在组队的国家海洋局科研部门负责人和冰盖队队长李院生专程来到厦门,拜访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希望公司批准盖军衔加入冰盖队。因为这次考察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冲击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区域”———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Dome-A)所在区域,这也是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而盖军衔是车辆液压系统维护、保养方面的行家。 当记者问起南极科考队为什么会选择厦工的装载机,或者说厦工装载机的优势何在时,盖军衔说,首先是可靠性。在南极的环境下对机器的液压系统要求很高,到目前为止,在南极服役的厦工装载机从来都没有出现这方面的故障,先前出现的几次小毛病,是由于保养方面的问题,因为没有清洗油管而导致的堵塞。操作人员在培训中,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其次是一机多用、灵活性强。第三是良好的售后服务。盖军衔说,1998年2月3日,考察队从中山站启程进入南极冰盖,2月10日,南极科考队深入南极内陆,当时气温达到-40°C以下,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雪地车出现了严重的缺氧状况,油料燃烧很不充分,3辆车先后熄火,严重影响了进程,当时他只能把油管拆下来,用嘴吹出所有渣子并清洗干净。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抢修,3辆雪地车又重新上路。良好的售后服务再一次赢得科考队的赞誉。 盖军衔还自豪地说,在工作之余,他们还用厦工装载机帮乌拉圭等国的南极站干活,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乌拉圭的科学家都知道也认可中国厦工的机器。目前在中国南极站有3台装载机和1台叉车在服役。 2005年1月8日,50岁的盖军衔由于体力透支,在即将到达冰穹A(Dome-A)时产生了严重的高山反应,不得不抱憾离开科考队。在美国的南极考察站接受治疗后,于1月12日被转移到新西兰接受治疗。 当记者问及他的高原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时,盖军衔说:“因为那天早上应该说有一个比较意外的情况,当时发电机组停机了,我急忙穿上大衣冲到发电舱去抢修,一直把发电、送电完全做好,当时工作比较劳累。” 记者问:“那休息几天不能恢复吗?” 盖军衔说:“当时呼吸比较急促,好像有点透不过气来。科考队叫我离开的时候,我已经睡了一觉,感到体力已经恢复了。但从全队的利益说,如果我继续留下来往上走,万一有什么情况,到时候处理起来更艰难,所以我决定提前回来。”说到这里,这位工程机械行业的传奇人物眼眶湿润了! 1月16日盖军衔抵京,厦工副总经理白飞平代表公司专程到京迎接盖军衔,他转达了全体厦工人对盖军衔的问候,大家为他感到骄傲。 2005年1月18日3点16分,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A(Dome-A)的最高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