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4日审议通过了一份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份规划明确指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
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装备自主化的具体措施,如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主化;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等等。
可以说,推进装备自主化是这份规划强调的重点。那么,我国为何要大力推进装备自主化呢?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自主化不仅关系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宋晓刚说,我国在发电设备、重型设备等领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低档数控机床、中低档大型工程机械等也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大型石化通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档大型工程机械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推进装备自主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业内专家指出,事实上,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近两年虽然我国在推进装备自主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装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但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尤其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专家指出,《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也已提出“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但这项要求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国内许多大型项目的设备招投标中,国产设备往往因得不到信任而无法中标。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生富说,如果国产首台(套)设备总是得不到的信任,那国内设备制造商就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而且,如果我国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在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威胁到国际竞争对手的地位和利益时,他们就不会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卖给我们。
此次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吴生富希望规划提出的首台(套)风险补偿机制能真正落实下去,切实减轻使用国产首台(套)设备的风险,从而鼓励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规划指出,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对此,吴生富表示,做好基础零部件对推进装备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虽然能生产许多大型设备,却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关键零部件跟不上的问题,一些重要轴承、液压元器件、高压容器等长期依赖进口,使我们的很大一块利润流向国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