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青:进一步深化两岸机械制造产业合作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10-26 14:10   来源:中国工业报

2010年10月12~1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主办,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承办的“2010两岸精密机械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召开。中国大陆300多名、台湾地区100多名来自机械行业

2010年10月12~1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主办,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承办的“2010两岸精密机械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召开。中国大陆300多名、台湾地区100多名来自机械行业科研院所及制造业的专家与业主协同出席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会上指出,今年前7个月两岸机械产品的贸易额8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2%;双方产业合作的领域不断延伸,从生产到科研,从主机到零配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合作,从产业交流到产品营销,双方交往的范围更广,合作的路子更宽,合作的关系更密切。王瑞祥表示,目前两岸之间已形成产业互动日常化、业务交流制度化、协商恳谈规范化、贸易往来机制化的新格局,为两岸机械产业的深入合作创造出辉煌的愿景。

为了进一步深化两岸机械产业的合作领域,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与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徐秀沧共同签署了两岸机械产业合作意向书,同时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

会议期间,中国工业报记者就台湾与大陆地区机械产业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采访了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王正青先生。

记者:这次有幸迎来台湾机械工业界同仁光顾大陆,共商两岸机械产业合作大计,作为台湾机械工业主管机构的总干事,请你谈谈对大陆机械工业现状的看法。

王正青: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局势是东热西冷。东部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特别热,西部欧洲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低温、寒冷期。在全球金融海啸后危机时期,大陆机械工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台湾地区清楚地关注到,2009年大陆机械工业总产值跨越了10.7亿万元人民币的新台阶,增幅同比接近20%。其中机床、汽车等相关主产品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今年1~8月,大陆产、销与外贸出口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其中汽车、机床、内燃机、工程机械等工业基础产业增速均接近甚至超过40%。尤其值得欣慰的是,过去10年德国、日本的生产规模包揽全球之首,在2009年的金融风暴中德国减幅达30%,日本则达40%,两个经济大国大幅度下滑,而大陆却稳中有升,这无疑让中国奠定了全球经济的大国地位。大陆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调整。近两年大陆启动了汽车、核电、风电、高铁、轨道交通、船舶、大飞机等产业的发展策略,这对推动以机床为首的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按照目前的趋势,今年大陆的机床产量将可能是日本与德国两个发达国家之总和,这让台湾产业界刮目相看……

记者:请你谈谈台湾机械工业目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正青:台湾机械工业目前面临趋好向上态势。在金融海啸扑面而来之时,台湾业界为谨慎起见,很少购买机床与各类机械基础产品,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前三季度,台湾大部分企业“做三休四”。就是说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消耗,节约能源与各项生产开支,多数厂家每周生产三天停业四天共度难关,整个地区开工率仅有30%~50%,直至2009年四季度才出现反弹。为此,2009年台湾机械业出口与进口额分别出现31.7%与17.6%的负增长,而今年上半年本土地区的进出口反差都突出显现,1~6月,台湾机械工业出口额78.2亿美元,同比增长47.3%,进口额121.7亿美元,同比增长99.0%。目前台湾多数企业“做六休一”,生产景气度前所未有。

记者:近期大陆与台湾两岸机械工业的贸易交往如何?

王正青:台湾企业界十分看好大陆市场。上半年台湾机械出口总额中,大陆(含香港地区)贸易额25.98亿美元,占33.3%,高居境内第一;美国11.95亿美元,占15.3%;日本4.12亿美元,占5.3%,分列第二、三位。在今年上半年台湾机械产业进口总额121.7亿美元中,日本贸易额48.95亿美元,占40.2%;美国26.3亿美元,占21.6%;大陆11.1亿美元,占9.1%,居第三位。

记者:请您谈谈今年以来台湾机械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的表现及动因。

王正青:今年1~6月,台湾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为199.9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78.25亿美元。出口增长额较高的产品分别是机床,占16.3%,橡塑机械、多功能设备、流体机械以及齿轮与轴承类配件分别占6%左右,而上述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则达50%至一倍以上。上半年进口的主要产品中,半导体、IC设备占比50%左右,多功能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占5%~8%,而电子设备、多功能设备、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等产品同比增幅则达50%至两倍以上。台湾地区出口产品高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先归结于金融危机高压态势下的反弹作用。受全球大气候影响,金融危机期间,台湾多数厂家宁可少产、停产,却不肯出现产品积压,但是这不等于市场没有需求,所以一旦升温解冻,受压一年之久的绝大多数用户一窝蜂而起,致使本土多数产品出现大幅度反弹;二是台湾产品的优良品质与性价比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都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三是台湾地区的产品配套优势在全球明显。可以说,在台境内的任何产品,10公里之内都可以进行绝对配套,在产品统筹采购与售后服务方面,占有绝对区位优势。全球多数地区的产品从订货到取货要半年左右时间,而台湾正常情况下是3个月交货期;四是台湾政府及各行业公会与协会的鼎力支持,以及企业各自在全球广泛开展展览促销等活动,也是台湾尽快复苏的动因。

记者:台湾企业界对两岸合作有哪些心态和期望值?

王正青:两岸经济的合作交流与发展,源于企业界长期的沟通。可是过去那是在没有政府认同甚至受到干预的民间行为,双方民间虽然十分热衷于交流,但心里并不踏实。去年6月下旬,两岸政府经贸协定框架(ECFA)的签订,使双方看到了新的曙光。按照两岸ECFA细则的第一批关税互免条款,大陆对台湾的降税货品539项,占台湾出口大陆总量的16.1%,金额138.3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降税货品269项,金额28.58亿美元,占大陆出口台湾贸易额的10.5%。按照协议精神,双方自2011年元月起开始关税减免,到2013年元月1日双方贸易将分批实现“零”关税。ECFA协议的签订,极大地调动了两岸贸易业主的积极性。

今年1~8月,台湾机械产品出口大陆贸易额36.96亿美元,占台湾全部出口额的34.7%;同期台湾向大陆购进机械产品耗资14.29亿美元,占大陆进口总额的8.7%。预计今年全年台湾机械进入大陆的贸易额将达55亿美元,自大陆购进机械设备价值22亿美元。据可靠估算,到2011年ECFA正式实施后,台湾机械出口大陆的金额可达66亿美元,增长20%;台湾向大陆进口机械产品总额可达40亿美元,增长40%。在ECFA框架基础上,前不久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双方在相互友好的基础上,进行两岸机械装备关税事宜协商,并签署了备忘录。双方原则同意台湾机械产品787项,大陆产品739项的互惠条例,明确两岸产品在相同HS税则情况下的下调降税细则。以上协议项目仅是双方贸易的一部分,而且是先行试点之内容,希望两岸双方按照框架协议和备忘录原则,尽量减少和避免争议,和睦相处,积累经验,合作双赢。

记者:您对海峡两岸的合作前景如何估价?

王正青:个人认为,两岸经济合作中的互惠互利仅是目前双方的局部利益,更实在、更宏远的目标在于共同站到国际高度,通过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共同投资,把双方的设计、制造与管理水平提高到国际前列,逐步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实施与世界强国日、美、德、意的核心竞争,为双方期待的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共同缔造全球领先的机械制造“航母”作出不懈之努力!

记者:作为大陆产业经济的主流媒体,中国工业报期待两岸实施全方位的合作,也包括在经济信息领域新闻宣传的联络与拓展,通过更多、更广泛的舆论宣传,推动两岸经济与社会更好、更全面的合作与复兴。

王正青:我们同样期待加强沟通与合作双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