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潍柴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增长率远超工程机械整体增长水平,背后反映出的是潍柴数十年来“心无旁骛攻主业、扎扎实实搞创新”的奋斗精神和对高端市场的精准定位。
紧抓机遇 打破客户固有习惯
囿于国产品牌不如国外品牌的刻板印象以及客户以往的使用习惯等因素,即使品质不俗,但潍柴始终无法切入部分配套领域。而近两年,受行业发展及国内外疫情等条件的影响,潍柴终于有了进军更多市场的突破口。
以起重机市场为例。受风电行业补贴退坡的影响,2020年四季度开始,风电企业抢装进入冲刺阶段,起重机行业水涨船高,今年年初大吨位起重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繁荣局面。然而,受排放升级以及疫情因素影响,原来起重机上配置的某进口品牌发动机交付时间长甚至无法正常交付,极大影响了主机厂的业务拓展。此时,潍柴抓住了市场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以优质的性能及排放表现以及强大充足的库存一举拿下多个品牌起重机的发动机订单,并最终实现300吨以上汽车起重机的全部进口替代。
再以矿用挖掘机为例。每个客户都有固定的使用习惯和品牌偏好,除非在使用时有巨大故障产生,否则让客户主动打破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潍柴则从试用开始推广,让客户切实感受到潍柴发动机的高性能,逐渐加强对潍柴品牌的偏好,从而开始进行销售并慢慢将客户转变为回头客。2021年,潍柴60吨以上矿挖用发动机预计销售500台,较以往形成极大突破,且份额将逐年提升。
实力说话 以品质赢得市场
国产发动机品牌不在少数,很少有企业像潍柴一样,每年光研发就要投入几十亿。也是因为连续多年在研发上高投入,潍柴发动机已经不输国外,甚至在排放、服务备件等综合实力上超越国外品牌,所以机遇来临时潍柴能抓住机遇形成突围。
不同于其他企业把发动机放在工程机械行业大平台上开发,潍柴将工程机械行业进行细分,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矿卡等每个细分领域在非道路国四上都有专门的公司级开发项目,使得研发成果更具专用性和实用性。十年以前,潍柴解决问题的办法同中国市场其他竞品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现在潍柴把所有验证工作放在研发初期,其交付产品是满足整车使用工况、经过终端可靠性验证的产品。潍柴相关应用技术人员说道,潍柴对细分行业研究,是为了探寻相应的极端工况、常用工况,目的是要保证可靠性没有问题。
按照原理来说,排放的升级会导致油耗的增加。而潍柴在整体非道路四阶段研发时就确立了“为客户提供更高效耐用的发动机”的目标,通过发动机平台的升级优化,并结合之前国六方面的先进经验,达到了油耗较非道路国三降低5%-8%的效果,让客户可以得到更多收益。目前,潍柴已经完成了非道路四阶段绝大部分的产品开发工作和市场验证工作,预计明年3月1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此外,潍柴拥有7000多家的维修服务网络,服务响应迅速,配件供应充足,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周到更全面的售后服务。
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但潍柴却制定了配套销售25万台的目标,其看准的就是优胜劣汰下的国四市场!可以说,潍柴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在时代机遇下完成突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