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规划》中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视氢能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其次,《规划》中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安全为先,清洁低碳。强化氢能全产业链重大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三、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四是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统筹考虑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
接着,《规划》中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
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规划》中还部署了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系统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统筹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和加氢网络。
三、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包括交通、工业等领域,探索形成商业化发展路径。
四、建立健全氢能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氢能产业标准,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
最后,《规划》还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氢能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氢能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通过采取试点示范、宣传引导、督导评估等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氢能再迎利好政策,或将迎来爆发阶段......
政策需求双管齐下,氢能赛道蓄势待发
作为“排放大户”,工程机械行业在能源转型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整机企业到零部件企业纷纷都在布局新能源发展路线。
近几年,工程机械电动化发展已屡见不怪。随着氢能战略地位的明确,氢能这种再生能源也有望成为工程机械行业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氢能是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以氢能作为动力,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和热,并不产生温室气体或粉尘,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无污染。
同时,氢能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也高,续航里程更持久。
并且,加氢与加油相似,氢气加注一般在10分钟左右,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但是,在种种优势之下,氢能源设备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尚待解决。
氢能方面的核心技术还有待加强,储氢技术也有待加强。其便利性相对来说还比较差,配套的加氢站建设缓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加氢站仅200余座。再者就是和用户直接利益挂钩的问题——成本。由于技术与研发成本等问题,新能源设备的造价成本普遍较高,氢能源设备也不例外。前期购置成本比较高,后期维修保养成本相较燃油设备的成本可能也会偏高一些。
最关键的是,对于工程机械这种工况环境恶劣的作业来讲,设备能否支撑高强度的作业,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氢能源设备的优势已经开始被注意到,已经有了冒头的趋势,也有了一些以氢能为动力的叉车和卡车投入市场。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氢能源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也有望快速扩大。但之后是否能成为主流转型方向,技术的突破、产业链的完善以及设备能否经受的住考验都是关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