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平:工程机械市场又一轮的繁荣来临?--大规模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的结果(1)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4-05-28 13:35   来源:薛小平

近几个月来,在住建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关于设备更新的一系列通知出台后,根据行业内与此相关的各类传闻,尤其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工程机械旧设备的“下手之狠”,力度空前,使得工程机械以旧换新的动向成为了行业内各方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毫无疑问,如果近几年内出现大规模(数百万台)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的需求,这定然会带来工程机械市场巨大的变化。行业相关内外对此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借助工程机械设备大规模的以旧换新产生新的商机。包括工程机械行业证券交易市场,也是希望借此机会,使近几年跌跌不休的工程机械板块股票,能有解套的机会。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指导下的行业动向,行业各方对此高度关注、兴奋,包括某些焦虑,在客观上暗示,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所有相关方,并不一定都是受益者(比如,对于数百万旧设备的所有者,受益或受损还是个变数)。而且,短期(几年内)数百万工程机械市场大规模旧设备的失去和新设备的出现,这也必然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对当下如此行业现象的讨论,不得不涉及到下列的几个要点:

当下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前提下,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如此自上而下为主导的行政政策指引,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市场现象一定会出现吗?会不会带来又一次工程机械市场的繁荣?

在此动向出现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政策经济补偿吗?谁是此政策的受益者?谁是此政策的非受益者(或者说是牺牲者),尤其是对这些旧设备的所有者(行业的最基本经济单元),会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如果在几年内旧设备大规模的突然迅速减少,对于工程机械市场格局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其商业链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就以上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讨论,由于涉及行业各方面的相关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将分多次专题系列讨论。个人意见,难免出入,仅供参考。       

讨论点一

从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周期规律趋势分析    

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波动性的一种理论。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波动规律,通常由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组成。    

至今为止,对世界的各种经济现象和商业市场的观察或推测,都离不开所谓“经济周期”的研究讨论,所谓万物皆周期。它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强周期行业,无论全世界经济金融界的各类学术研究,还是国内外对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的讨论及调研报告,对此似乎都是不容置疑的定论。金融股票证券行业的各类研究,也是以如此定义和概念作为对行业认知的基础。    

所谓“强周期”,按笔者理解就是说其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自身规律和发展周期,并不是轻易地被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可工程机械行业“强周期“的市场发展规律,并且是一个行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各种各样人为意志对此的改变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徒劳的。

更广义地说,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是人的意志不可以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就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变化趋势,不论是我们接受还是否定它的周期性的存在,最后还是形成了以十年左右为周期上下波动的事实。下图是工程机械市场中的龙头产品挖掘机的变化趋势(详见笔者《薛小平: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还会继续下滑多久?--当下工程机械市场的几个竞争点(2)》一文)。     

   显然,如果我们认可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有如此既成事实的规律,并且认为它是行业的客观规律,那么,接下来的这几年里,行业的发展仍然会是在低谷区徘徊。,即使其变化趋势有可能是四下六上、六下四上、上下变化五五平分,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上上下下,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产生突变的可能性很小。        工程机械设备的以旧换新,是行业本身内固有的、一直存在的一个新旧设备的循环过程,它的存在和变化的结果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已经在行业的发展规律中包含和体现,是行业发展自然规律的重要部分之一。而人为的,或者强制性的非市场性行政手段,不可能改变行业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客观规律。

如果笔者上述的观点和讨论逻辑和结果是成立的,那么,“当下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大规模的设备以旧换新一定会出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讨论点二

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特殊性下观察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变化,从来也没有完全是按照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即完全遵循所谓行业的客观规律发展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起起落落,上下变化,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的结果。其中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多方面的要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政府的各类行政政策对工程机械市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强大的影响力。从下图(龙头产品挖掘机的销售量与相关事件)可以看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每一次的巨变,都与国家政策相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详见笔者《薛小平: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还会继续下滑多久?--当下工程机械市场的几个竞争点(2)》一文)。    

显然,如果没有2008年“四万亿”的国家政府巨额资金投入,宏大的基建规模拉动工程机械行业下游的深层次需求,就没有两年后工程机械市场的销售高峰出现。同样,在2018年后,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和一带一路的需求,包括中国政府对抗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在2020年工程机械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销售量的最高峰。谁也不能否认,近几年来,工程机械市场的数次销售高峰和市场繁荣,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具体执行措施紧密相连的。

当下的世界政治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成本端上涨挤压利润,出口增速也在放缓,通过内循环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战略。显然,如此设备以旧换新的政策出台,也正是配合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需要。

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同时下手,如果大规模的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的政策得到彻底的执行,在几年内可能出现几百万台工程机械新设备的销售量,其市场需求规模将大大超过历年来的销售高峰,这定然是引爆工程机械市场的又一次繁荣。    

那么,如果以此次推论,“当下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一定会出现吗?”其结论显然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是,笔者认为,如此可能性的出现,还要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在“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的具体政策,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可执行的具体政策条列,包括其他配套政策实施,比如,是否对旧设备所有者有经济补偿,如何能使相关政策连续数年的彻底的执行……

小结

在世界上对于没有发生的大事件的预测,大多是不准确的。最准确的预测就是“不知道”。

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下工程机械市场的特殊性,从这两个观测点研究讨论行业现象,两者的结论是乎是矛盾的,可忆往昔行业峥嵘岁月,看今朝市场风光秀,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就是在如此矛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绝大多数的行业内从业者来说,我们无法左右行业未来的走向。但是,我们可以是根据各自对行业的理解,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身调整。而有深度的及时合理的调整,需要我们全面深度理解“大规模工程机械设备以旧换新”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理解有哪些相关的内容或环节是与我们自身的商业利益是相关的。    

为此,本文接下来会就:工程机械市场为什么需要大规模的旧设备的存在?工程机械设备旧设备在中国市场有什么价值?大规模的旧设备以旧换新政策经济补偿的可能性?旧设备所有者由此而来的商业利益的得失,以旧换新政策对行业深层次的影响,以及如此新政策执行的难度和变数等等若干议题的系列的讨论。相关内容待续。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