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平:为什么会是加藤和约翰迪尔?--海外品牌大象的出走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4-08-13 15:22   来源:薛小平  作者:薛小平

          

七月份,海外大象(厂家)株式会社加藤制造所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是继约翰迪尔(美国行业老二)2021年撤出之后,又一家工程机械海外知名巨头大象的出走。这也是行业内较为关注的话题,众说纷纭,甚为有趣!笔者也忍不住凑个热闹。       

   

一、歪打正着

大约五年前,笔者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以外资大象和国产大象两大群体的分类和分析方法(详见笔者《蚂蚁和大象的博弈》二十年的博弈》两文),并且预测:

•三到五年内,外资大象市场份额的总合,即占有率总合将低于三分之一以下是大概率事件。

•部分国产大象出现生存危机,部分的外资大象被挤出中国市场。

•更长一些时间内,白色家电的市场分配格局有可能在工程机械领域出现。

如此观点和说法,当时被认为危言耸听。而近几年来,这些所谓的奇谈怪论,却不幸歪打正着。    

          

二、如此讨论的局限性

在当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复杂背景下,外资大象在本土的处境和接下来可能的选择,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果互为交错,试图完全弄明白说清楚,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下,如此这类话题,就事论事即可,不宜涉及不同地域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社会体制的不同。所以,如下内容只是就单纯的行业的特性和市场角度做一些讨论,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所难免,仅仅是为相关者提供些思路和参考而已。

          

三、因果报应

对海外大象在中国市场的当下处境及可能出走的选择,许多看法都归于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尤其是价格战。事实上,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都有价格战,价格战在商业竞争中永远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价格战,时间更长,十几年连绵不断,竞争也更残酷一些。再说了,价格战的起点是高价暴利,从高价暴利一直到低价薄利甚至微利,局中人的海外品牌大象和国产品牌大象,都是不同阶段的始作俑者,也是受益者,最终也都是受害者,谁也脱不了干系。一切皆因果。因果报应,逃不开,避不掉。面对世界人口20%、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市场,海内外大象们,不知所措,似乎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对应之策,而当下海外大象的出走及国产大象的纷纷出海,是企业智慧的战略选择?还是无可奈何之举?至少都是在承担自己曾经行为的后果吧。    

          

四、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指事物外部的矛盾和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无内因,则无外因;无外因,亦无所谓内因,而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

几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残酷的竞争,内卷盛行都是不可否认的市场环境,这是外因。从大逻辑来说,海外大象当下的处境和出走包括将来的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内部因素的作用。

从下图可以看出,就单单外资大象群体来说:

以2000年到2020年,二十年内海外大象群体的失去的市场份额总量看,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丧失,并不是在进入价格战时期(价格战“失利”的损失,也只是 37 %左右),而是发生在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和坚持“死不降价”的独立性经营的十几年期间。

(国家大政策的优惠:对外资企业的税负“两免三减半”(还有五免五减半),即外资企业从盈利起两年的免征,和三年的减半企业所得税,再加上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以及地方政府的小政策,外企减免了近40%左右的税负。还有外资投资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经营15年以上的各类纳税优惠政策)。

在整机利润50%以上,零配件利润30%-300%,还有国家政策近40%的税负免减,再加上的强大的品牌力量和雄厚的产品技术优势和产业经验积累,海外大象们赚的盆满钵满。相当长时间内,海外品牌大象的确是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强者。    

钱来得太容易了,富贵不能淫,世界上几个人能做到?以全球市场曾经的辉煌和称霸的故步自封、养尊处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保守僵化的选择是大概率了。

傲慢和偏见往往是有实力强者的体现之一。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接受国产大象的崛起,接受中国数万家中小制造业的崛起,接受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兔子蚂蚁(中小微及个体)从业者的存在,来对应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那就不得不付出代价(详见笔者数年前《外资大象撤出的第三只手:“慢性自杀”》一文)。

同样,在海外大象自身的群体内,在如此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从下图也可以看出),海外大象的处境和结果也有所差异。    

比如,当下国产品牌大象绝对优势的环境下,行业世界老大的卡特彼勒,市场份额至少还是中国市场排行老三,其顶层还多次声称看好中国市场的长远潜力。可行业世界老二的日本小松,当下中国市场份额排名已经是第十几名了,名落孙山,沉默无语。而美国市场行业老二的约翰迪尔和日本的知名品牌的加藤还得退出市场……相同的市场条件下,有如此巨大的落差,显然是海外大象的个体差异,各自内部生命力,或者说是选择不同。

          

五、问我爱你有多深,供应链代表我的心

世界上所有制造业都离不开供应链,制造商对供应链的选择,是“钟爱”某一市场躬身入局的具体表现。供应链的优劣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背后还有一些隐形的竞争,包括与当地政府的博弈。    

•本土供应链体现了什么

进出口贸易方式,投资组装厂供应链在海外,建立制造厂供应链本土化,这都是海外大象对中国市场长期或短期不同入局的选择。当地政府当然不希望投资者短平快捞一把就走,总得留下点东西吧,比如,用市场换技术,是政府的产业政策之一。

•供应链利润和创造就业机会

供应链在海外,其利润也在海外,反之,本土供应链不仅留下了利润,当地纳税对经济有贡献,还推动本土行业技术进步,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当然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对knowHow(专有技术)的认知

knowHow是每个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溢价的根本。海外大象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维护对knowHow的独占性,以维护其品牌溢价能力,以获得更多和更长久的商业利益,天经地义。

当然,特斯拉不仅仅免费解禁许多自身专利,并且还向本土供应链输送knowHow,以提高其供应链的品质和效率。马斯克如此做法,另类,世界罕见,另当别论。

•供应链本土化的风险

供应链本土化不仅伴随着Knowhow的流失,而且如何保住供应链的独占性,避免其他竞争者坐享其成,这都是供应链本土化的风险。比如,特斯拉无法确保自己的本土供应链,不会为比亚迪等国产品牌提供零配件供货,以使对手竞争力大大提高。    

•建立本土供应链的窗口期

任何商业行为都有其窗口期,而中国式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政府“看不见的手”的强大力量,商业行为窗口期可能成为“猪都可以飞的风口”,有巨大的商业利益。

早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大象(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基础工业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欠缺,knowHowd 可能流失,本土供应链并不一定比原有的海外供应链有效,而且还可能使竞争对手坐收渔利。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机会一旦错过,就是永远的错过

建立本土供应链的风险,窗口期的错过,风口效益及本土供应链的长远优势,风险和机遇同在,如何选择是对海外大象商业智慧的考验。

•当下供应链的实情

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后,尽管许多海外大象也有了自己的本土供应商,有趣的是,许多海外大象供应链里正是国产品牌大象自身供应链的“移情别恋”者,或者是由于商业纠纷(如价格和支付)而出轨的“婚外恋”。世界真奇妙!knowHow的流向变了。比如,海外大象会拒绝恒立液压(A股601100)的供货吗?当然,中国工程机械供应链的水准与世界顶流还有差距。    

          

六、对马斯克每次来华的接待

马斯克每次来华都受到中国政府高级别官员的接待(这也是马斯克本人经常喜欢公开炫耀之处),凡是理解中国市场的,不会认为这仅仅是因为特斯拉的销售量大。特斯拉是上海市的巨额纳税大户,有95%以上的本土化供应链,供应链的利润和税收在国内,创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许多knowHow 输入本土供应链,大大提高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在房地产跌落后,新能源产业是国内经济热点)。那么,如果有一天特斯拉要离开本土市场,当地政府会如何对应呢?无所谓?还是给出更优惠的商业条件而挽留呢?

          

七、要出走的海外大象的共性

海外大象选择出走本土市场,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商业利益。海外大象的企业核心是股东利益至高无上。股东无利可图,换个地方,合情合理,无可非议。

从工程机械市场来看,除了不方便讨论的原因(详见笔者《约翰迪尔率先撤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要出走的海外大象,比如,约翰迪尔和加藤,都有如下共性:供应链大部分在海外,本土组装为主,产业链成本高,分销商代理商体系无力,产品竞争力低下,市场份额微不足道,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有限。雨落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况且天无雨。    

          

八、艰难的选择

更具体的说,海外大象出走的选择,避开意识形态和体制不谈,还有其他具体要素:

•海外大象最顶层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认知

•当下本土经营盈利水平,继续经营的前景

•在本土市场已经投入的重资产的变现

•已经形成的利润和相关资金出境税的政策

•关闭工厂劳资纠纷处理可允许的政策

•对曾经立过汗马功劳的代理商的赔偿及遗留债权问题

•已经购买产品的本土客户的售后服务的连续性

常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此诸多要素,都能顺心如意不易。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下,还有想走却走不起,也有的先躺平再说……不论如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

          

九、历史会不会重演?

与加藤和约翰迪尔相似的情景,不但会在本土,就是在海外市场也会再次发生的。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热潮,国产大象走出了家乡。天时地利人和,除了天时说不清,地利和人和,都在人家的地盘上,国产品牌大象在中国本土的优势消失了。本文和上文《假如卡特彼勒当初学了特斯拉……三一和徐工还会有机会吗?》议论的议题,国产品牌大象在海外也都是躲不开,必须面对的选择。现在行业最时髦的口号是“不出海就出局”,可是“出海后快出局”的风险也是并存的。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会听说,某些国产品牌大象出海非洲,欧美或者东南亚后,最后不得不打道回府,同时感叹:还是家乡好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