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冲破行业周期,工程机械企业就不能这么“专一”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2-03-17 09:3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作者:陈旭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属于典型的强周期性行业。尤其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没有一家能独善其身,不受行业周期影响。虽然也曾有人提出过“成长性>周期性”的理念,但看目前行业企业普遍折损近半的市值和股价,企业的成长性还不足以抵消行业的周期性。因此,如何减弱行业周期的影响成为大部分工程机械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行业周期形成的核心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因素,比如以政策波动和投资波动为主要体现的经济周期、人口因素引发的购机机遇等;二是内部因素,比如设备存量更新以及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等。外界因素谁也无法控制,但企业可以通过调控自身、改变内部因素更好地减少行业周期下行带来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语“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鸡蛋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市场,更趋于稳定的卡特彼勒和小松就是很好的借鉴。

提高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压力

最近,行业一直在聊海外市场相关话题,小编也曾推出《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出口十问》一文分享海外市场相关情况。当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逐渐接近“天花板”,海外市场作为“第二梯队”可以达到补充的作用。且经过多轮洗牌后,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加快国际化布局将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然而遗憾的是,相较于卡特彼勒61%和小松84%的海外营收占比,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海外市场的基本面过低,最高的中联重科也仅仅是20%的占比,远不足以补充国内市场的下滑缺口。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布局海外的时间就更不充分,到现在仍然是布局以及运作期,还未到享受硕果的收获期。

两会期间,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就提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出海的相关问题,并以中联重科为例分享出海经验。詹纯新认为“一带一路”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企业要进一步本土化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实现合作共赢。中联重科先后并购了6家海外企业,而且对并购的企业都能做到不裁员、不更替管理团队,甚至不派管理者,这样才逐渐被当地政府及工商界认可。

久久为功,海外市场的开拓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当企业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50%时,可以极大缓解甚至对冲国内市场销量下降带来的压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企业需要至少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

多元化发展 缓解周期压力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工程机械全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一方面,设备全套化让客户更方便购买;另一方面,工程机械大品类中也分前周期、后周期、蓝海、红海等不同产品,企业同时拥有这些产品线可以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例如,近几年高速增长的高空作业平台便属于蓝海市场,几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都加大了在高机领域的投入,三一今年也单独成立了三一高空装备公司。

然而,工程机械大品类中颇有“一损俱损”的架势,周期下行时难以达成品类间的相互拉伸,因而除了拓宽工程机械品类线外,还要发展行业上下游相关产业乃至不太相干但有前景的能源行业、智能应用领域等等。其实,这一点行业内很多大企业都已经着手在做。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上,中科云谷、树根互联以及徐工汉云为多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

在相关产业的拓展(多元化发展)上,近期行业内公布的几件大事都有所印证。比如中联重科年初收购路畅科技,有机构分析一方面是消化吸收后用于工程机械,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快的切入汽车电子市场;再比如三一重能计划科创板上市,属于三一对于风电相关业务的布局;3月,山河智能调整了公司主营业务,增加了特种设备生产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5G 通信技术服务、汽车零配件零售、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销售、光学仪器制造销售等等……

见贤思齐,学习能力是中国企业最不缺少的,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有卡特彼勒和小松这样优秀的榜样和目标,必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