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张智 南京报道
“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及碳排放污染大户,工程机械行业能源转型已迫在眉睫。
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单增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今年带来的三项建议中,第一项就是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支持“三电”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
随着“三电”技术逐步成熟所带来的电动化产品制造成本降低,挖掘机、装载机、叉车、高空作业设备、混凝土搅拌车等多类工程机械都已有序向新能源化进发。有预测称,到2025年,电动工程机械产品的渗透率将达到25%。
但与新能源乘用车近年来急速崛起的势头相比,国内工程机械的新能源化在政策引导、产业链成熟度、市场接受程度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差异,工程机械新能源化的普及仍然面临一些难关。
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工程机械具有生产工具的属性,减排、降噪、智能化、操作体验等并非是用户购买的首要考虑因素,用户更加看重设备的总持有成本和回报。多数情况下,电动工程机械售价远高于燃油设备,其降本优势要在满足长时间作业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来。例如发展势头最盛的电动装载机,只有在钢铁厂、港口码头物流装卸、商混搅拌站等作业半径小,作业时间饱和的工况环境中才具降本优势。
“工程机械和商用车作为我国实体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推进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既是解决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需求,又是提高我国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的建议是希望加大对新能源工程机械和商用车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政策支持以及相关标准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单增海表示,作为来自制造业的代表、研发战线“老兵”,他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出属于自己的自强道路。他将带领团队,充分利用工程机械制造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三电”关键核心零部件攻关和规模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据介绍,徐工2019年8月成立新能源院,2022年4月设立上海氢能技术研究所,已完成控股电机公司和电控公司,借助控股股东优势,完成电池布局,各主机厂建有相应的产品研发团队负责电动工程机械主机的开发。2023年前三季度,徐工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7.32%,占公司收入9%以上。
加快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政策落地
除了工程机械和商务车新能源化的建议以外,基于对工程机械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认知、调研和分析,单增海还有两个建议。
一个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装备标准体系,支持建立国家级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应急救援装备标准技术委员会。“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需加快推动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因此我建议完善应急救援装备标准体系,支持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联合打造国家级应急救援装备创新中心,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单增海说。
另一个是加快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工程机械产业链长,涉及众多上下游企业。提高工程机械设备更新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当前行业触底的情况下,设备更新能够保障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我建议加快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政策引导与支持,鼓励传统燃油老旧工程机械的新能源改造,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有助于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三’切换‘国四’进程,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产业链保障能力。”单增海表示。
热门推荐